汽車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它能否得以快速的發展和許多工業部門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也就是說,這些相關行業與汽車工業同步發展,汽車工業才有可能得以發展。建國五十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為適應汽車工業的發展需要,橡膠制品行業中的某些主要配套企業根據市場的需求和自身的發展,從國外引進了*的技術和裝備,進行了技術改造,并推行了合資企業的管理體制,使汽車橡膠制品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滿足了汽車工業的需要。但是,隨著汽車對節能、環保、舒適和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又給汽車橡膠制品的質量提出新的課題,致使某些精細橡膠制品仍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為此,一貫把汽車作為主要市場的橡膠制品企業,轉變觀念,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突出重點產品的質量問題,攻關會戰,努力工作,決心盡快地滿足汽車進一步提高的性能要求。在新世紀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緬懷過去,展望未來是很有意義的。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1我國汽車橡膠制品的現狀及與*水平的差距 我國汽車橡膠制品行業起步較晚,企業小而分散、技術力量薄弱、產品結構不佳、工裝設備落后、研究開發緩慢,加上多年來重復建設,盲目發展,致使某些精細產品同*水平有較大的差距。 根據1997年行業調查的不*統計,汽車橡膠制品企業共有3170多家,其中鄉鎮以上的企業有1280多家(縣以上企業為800多家,鄉鎮以上為400多家),三資企業為40多家。具有一定規模、工藝裝備較好、技術力量較強、管理、效益較好的企業有20多家。汽車橡膠制品企業大多數分布于我國東部和沿海地區城市,隸屬于化工、機械、航空航天、交通和兵器工業部門。主要生產的產品有密封制品、制動制品、減震制品、膠管和安全制品等五大類,產品約1000多種,8000多個規格。
行業的現狀
一般產品生產過剩,精細產品不足
當前整個汽車橡膠制品行業的現狀是:一般產品生產能力過剩,產品供大于求;而精細產品供貨不足,市場需求看好。目前行業的生產能力是:油封2億件;密封2億米;皮膜3500萬件,隔膜1500萬件;減震制品7000萬件;V帶3億標米,同步帶400萬條;液壓制動膠管2億標米。如果按2000年預測,汽車總產量200萬輛,汽車保有量1600萬輛計算,各類制品的需求量為:骨架油封8000萬件;復合密封條5860萬米;V帶6400萬條,同步帶750萬條;皮膜、隔膜5000萬件;膠管1.38億標米;減震制品4900萬件。品種有1000多種,規格在8000多個,產品除高速油封、燃油膠管、大長度同步帶、液壓減震橡膠墊、復合型變截面異型密封條和多方向橡膠植絨條尚需進口外,其它產品大都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 根據1999年行業的不*統計,汽車橡膠制品生產企業全年銷售收入為33.5億元,利稅2.6億元,而1999年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廠家*統計,其銷售額為244.107億美元(當然不只是汽車橡膠制品,還有各行業用的橡膠制品),而且各家都有可觀的利潤。由此可見,國外這20個企業真是辦廠有方、生財有道。
產品品種少,質量和可靠性差,使用壽命短
我國汽車橡膠行業由于受原料、工裝測試、模具加工和執行標準偏低等因素的影響,致使在產品品種、產品質量和產品使用壽命方面與*水平相比尚有較大的差距。具體如下:
(1)骨架油封:國外的骨油封旋轉速度達15m·s-1(甚至可達30m·s-1)使用溫度—60~+260℃,工作壽命為4000~5000h;而國內的骨架油封旋轉線速度只達8m·s-1,使用溫度為-35~+180℃,工作壽命在200h左右。復合油封國內目前剛剛起步,而高速油封常有漏油現象,質量尚未過關。
(2)復合密封條:國外產品內在質量好,外觀漂亮,密封效果上乘,使用壽命都在15萬km以上;而國內產品耐老化性能、耐磨性及外觀欠佳,特別是復合型變截面異型密封條和多方向橡膠植絨條,目前還需進口。
(3)V帶和同步帶:國外汽車用V帶的使用壽命已與汽車大修壽命同步,可達18萬km,而國內產品,其壽命在100h左右。國外雙面同步帶,其壽命可達3年以上,國內同類產品,使用壽命僅關年左右。
(4)皮膜和隔膜:由于國內執行標準偏低,產品雖然達到標準的要求,但與實際使用要求還有差距,故還需以*標準為目標,不斷地提高產品的質量檔次,滿足汽車發展的需求。
(5)膠管:目前我國汽車用膠管國產化率較低,尤其對于合資引進的車型,其國產化率僅為40%,其中能為轎車配套的膠管僅為5%,因此這是一個需重點解決的問題。
(6)減震制品:國外汽車減震制品已發展到第5型,即液壓減震,而國內車型尚未使用,工藝裝備上差距大,需要迎頭趕上。
企業規模小,專業化水平低
國外的橡膠制品企業都是集團化公司,擁有多個專業生產廠,具有相當大的經濟規模,能從事機械化、自動化和專業化生產。如生產密封件的英國道蒂密封件有限公司,擁有5個加工廠,每年密封件的銷售額在5000萬英鎊;日本的NOK油封公司,在國外設有分公司,1999年產品銷售額為10.1億美元;德國phoenlx公司生產膠管和散熱器,產量占歐洲第2位,年銷售額為8.7億美元;法國的 Hutchinson公司散熱器產量居歐洲第1位,1999年產品銷售額為20.75億美元;美國Gates公司是動力系統膠管的*供應商,占市場的45%。改革開放以來,盡管橡膠制品行業有一部分企業從國外引進*的技術、裝備,產品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個行業中企業規模小,經濟力量不足,工裝水平差,專業化水平低,生產仍處于低水平、低效率和低效益。
研究開發能力較差,同生產與使用結合不夠
由于汽車橡膠制品發展的趨勢是高性能、多用途和多品種,因此就需要有特性各異、品種繁多的原材料,但受規劃的影響,存在新材料的開發和新產品開發相互脫節;工裝、檢測儀器開發與新產品開發相互脫節;模具開發與新產品開發不相適應;跨學科、多服務領域的密封技術被引入國家科研項目的甚少,經費不足,“自我培植,自我解決”難度較大等問題。這導致研究開發緩慢,研究與生產、使用結合不夠,嚴重地制約著汽車橡膠制品的發展和應用。
主要配套廠家產品的現狀
改革開放20多年來,由于行業中某些主要配套廠家大力引進*技術與裝備,強化企業的技術改造,產品更新換代加快,生產技術有了明顯的進步,行業面貌有了顯著的變化。但由于重復建設、管理失控,加上企業本身規模小、分散,經濟實力不足,技術力量薄弱,管理體制未能順應市場,當前仍無法與國外大公司抗衡,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脆弱,如不付出一番努力,我國汽車橡膠制品與國外的差距將無法改變。現就各類產品的現狀概述如下。
密封制品
密封制品這里分述骨架油封和橡膠密封條兩類。
骨架油封
汽車用油封分旋轉和往復油封。油封的作用是防止發動機、變速箱、車轎中的潤滑泄漏,以及外部灰塵雜質進入機內,以保護軸承和齒輪等零部件的正常工作,從而提高汽車的行使里程。油封按汽車部位分曲軸油封(前、后)、齒輪箱油封、凸輪軸油封、輪毅與半軸油封、氣門導桿油封及減震器油封。油封雖小,性能要求苛刻。近幾年來在各有關院所、企業的努力下,產品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油封生產企業約有30多家,生產能力為2億件左右,其中規模較大、專業性較強的油封企業有以下幾家:
(1)廣州奧力斯油封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每年1500萬件;
(2)長春KF油封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每年1000萬件;
(3)青島基珀密封工業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每年1000萬件;
(4)無錫第四橡膠廠,生產能力為每年1000萬件;
(5)無錫恩福油封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每年1800萬件;
(6)浙江海門橡膠一廠,生產能力為每年2550萬件;
(7)長沙汽車油封廠,生產能力為每年1000萬件;
(8)西北院發思達汽車密封件公司,生產能力為每年500萬件。
當前骨架油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a)轎車用曲軸(前、后)油封檔次不高。如后油封國外線速度可達30m·s-1以上,國內僅達8m·s-1,國內油封底部的工作溫度在250℃左右,國內僅達180℃,國外油封使用壽命在4000~5000h,國內僅達200h;
(b)氣門導桿油封和復合油封(發動機及底盤上使用)存在質量問題; 國內汽車用油封產品滿足率為68%。
橡膠密封條
密封條是利用其材質的高彈性與以車身為主的合件組成,以實現對介質的密封(防水和防塵)和玻璃隔離(擋風、隔音、減震、減摩)為目的。目前,全國生產汽車密封條的廠家約60多家,大部分企業與外商和港商合資,總共引進*密封條擠出生產線60多條。多數企業擠出生產線僅局限于單一材料密封條的生產,只有少數企業具備橡膠、塑料和植絨復合生產密封條的綜合生產能力,但能給整車配套密封條的企業則更少。目前,國內有代表性的橡膠密封條主要生產企業是:
(1)貴州紅陽汽車密封公司,生產能力為每年2500萬米;
(2)上海申雅密封件有限公司,生產配套能力為33萬臺套;
(3)萬源德富泰斯密封制品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30萬臺套;
(4)天津星光橡塑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每年1000萬米;
(5)鐵嶺華晨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每年620萬米;
(6)哈爾濱華飛橡膠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能力為每年600萬米;
(7)淮陰橡膠制品一廠,生產能力為每年300萬米。
當前,我國汽車用橡膠密封條生產能力處于過剩狀況,供大于求,引進國外生產線的年生產能力達1.5億~2億米,國內需求量在6000萬~8000萬米,而轎車用密封條仍有一部分需要進口。產品存在主要問題是:
(a)密封條用的ENB型的三元乙丙橡膠需要進口,采用國產的材料仍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
(b)密封條的二次加工還靠通用設備和手工操作來完成;
(c)國產密封條的設計還停留在仿制、測繪的階段,未能按汽車的要求自行設計和研制;
(d)檢測和模擬試驗仍很落后;
(e)要適應引進轎車的需求,盡快開發多種材料、多種硬度及多種結構復合擠出的密封條,國內汽車用橡膠密封條產品滿足率為75%。
傳動制品
傳動制品是用于汽車起傳遞動力和速度的作用。一般分為三角帶(即V帶)和同步齒形帶兩種。V帶(包布V帶、切割V帶和多楔V帶)在汽車上用于冷卻風扇、冷卻水泵及剎車壓縮機、助力泵和空調轉向裝置等傳動系統。V帶使用的特點是速度高、傳動功率大。同步帶用于汽車發動機配氣點火用,其使用條件為速度高、傳動功率大、溫度也高。當前,我國轎車用傳動帶,特別是同步帶的生產起步較晚,改革開放以來,一些合資企業為配合引進轎車國產化,先后引進了*技術和裝備,開發了相應的產品,基本上滿足了轎車的需求,但產品質量、性能與國外同類產品尚有一定的差距,如日本三星公司的普通V帶使用壽命已達1.2萬h以上,窄V帶可達2萬h以上。汽車V帶的生產工藝已由切邊式代替了包邊式,使用壽命與汽車大修同步,達18萬km。發達國家傳動帶的生產已形成多品種、規格齊全的系列化產品。從發展趨勢看,同步帶和多楔帶比V帶處于優先位置。全國汽車傳動帶生產廠為數不少,但具有一定實力,代表國內水平的企業是以合資公司為代表,其主要生產廠家有:
(1)貴州大眾橡膠有限公司;
(2)蓋茨克塔傳動帶有限公司;
(3)上海膠帶廠;
(4)無錫橡膠廠;
(5)洛陽膠帶廠;
(6)寧波東方明珠傳動帶公司。
產品存在主要問題是:
(a)使用壽命短;
(b)由于國產原材料品種規格少,加上一些材料如硬聚酯線繩質量達不到要求,也影響到傳動制品的質量,同步帶用的高強度玻纖繩一直靠國外進口;
(c)帶絨多楔帶、雙面齒同步帶及大長度(4米以上)同步帶的研制需加快。 當前傳動制品滿足率為90%左右,同步帶產量未能滿足市場需求,還需依靠進口。
膠管制品
汽車膠管是指用于底盤、發動機和車身三大部分,分輸油、輸氣、驅動、控制、剎車、冷卻和冷暖七個系統的膠管制品。主要起輸油、輸氣、輸水和傳遞動力的作用。主要產品有燃油膠管、輸水膠管、制動軟管、真空膠管、空調器軟管、散熱器膠管、動力轉向管及異型膠管。
目前,我國汽車膠管的生產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規模、質量、品種、能級和系列化配套能力都與市場需求相差甚遠。就能級而言,國內膠管生產企業還不能為合資引進的轎車配套各類汽車膠管,其中能為轎車配套的膠管僅占5%,一般國產配套率為40%。如防抱死制動系統、空調系統和轉向系統膠管仍依靠進口。改革開放以來,一批汽車工業配套、生產汽車膠管企業經過技術改造,老廠煥發了青春,而原來生產各類工業用、農用膠管企業經進產品結構調整轉向專業生產各類汽車用膠管,1994年以后,國外不少跨國膠管企業也把眼光投向我國市場。國內主要企業有:
(1)上海橡膠制品公司上海橡膠總廠,年生產能力為220萬米;
(2)天津大港膠管股分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為400萬米;
(3)固特異(青島)工程橡膠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不詳;
(4)南京7425工廠,年生產能力為空調膠管800萬根、制動軟管800萬根;
(5)吉化橡塑制品公司,年生產能力為散熱器膠管432萬根;
(6)江蘇泰州橡膠總廠,年生產能力為空調膠管140萬標米;
(7)闊丹-凌云汽車膠管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為空調管200萬米;
(8)天津平田合成汽車軟管有限公司,生產剎車管。
當前汽車膠管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a)中轎車用橡膠制品整車配套率需提高;
(b)耐新型燃油的燃油膠管、薄壁編織膠管(壁厚2mm以下)需盡快研制。
減震制品
橡膠減震制品在汽車上主要用于發動機、車身、空調和車廂懸掛系統。產品主要包括橡膠彈簧、橡膠空氣彈簧、發動機懸架減震器、各種用途的防震膠墊等。隨著汽車綜合性能的不斷提高,對橡膠減震制品的性能和質量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而我國汽車減震制品生產企業起步較晚,因而產品水平與國外有較大的差距,需要各企業高度重視和強化產品的開發,以滿足汽車減震的進一步要求。全國生產廠家有20家左右,其代表性企業主要有:
(1)中鼎股份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為1500萬只;
(2)無錫中策減震器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為1000萬只;
(3)寧波拓普橡塑實業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為1000萬只;
(4)東海橡塑(天津)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為1000萬只;
(5)浙江海門橡膠一廠,年生產能力為500萬只;
(6)浙江玉環橡塑機械廠,年生產能力為150只;
(7)神州福光橡塑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為150萬只;
(8)上海世明橡膠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為150萬只;
橡膠減震制品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a)產品仍處于仿制階段,產品結構落后;
(b)需盡快開發封液型減震制品,解決發動機墊與軸套用減震墊、扭轉減震墊、電子控制用減震墊的質量問題。 國內汽車用減震制品滿足率為60%。
安全制品
汽車用安全制品主要有制動皮膜(隔膜)、制動皮碗和安全氣囊。這些產品在汽車上起到制動可靠性、汽車行駛安全性以及人身安全性的作用。
制動皮膜(隔膜)和皮碗
我國汽車用制動皮膜(隔膜)、制動皮碗的生產經過主要廠家多年更新改造,其產品性能基本上滿足汽車工業的要求。但隨著汽車高速、安全、舒適性的進一步提高,特別是要盡快研制高強度橡膠隔膜 (壽命100萬次)以及產品的模擬試驗。
安全氣囊
汽車安全氣囊是車輛發生事故受撞擊時能為車內人員提供安全保障的橡膠制品。我國安全氣囊的生產剛剛起步,以北京赫達汽車安全技術公司、上海汽車安全氣囊有限公司為的企業,已具備年產安全氣囊20萬套的生產能力,可能在幾年內達到300萬套的生產能力。根據報導,國家汽車安全法規即將出臺,國家機械局已要求總重為2.5噸以下的小客車(MI類)在上目錄前必須進行碰撞試驗。有關領導已建議到2001年1月1日,上述被要求碰撞的新車型必須標,3年后,所有生產的汽車也必須達標。為此,2000年要求汽車必須逐步裝置安全氣囊,以滿足車輛發生碰撞時達到安全防護的目的。
2汽車橡膠制品發展展望
高科技時代的21世紀到來后,各企業如何根據行業的現狀,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提出合適的發展戰略,進而確定行業重點,制訂相應的具體措施,力爭5~10年達到或超過*技術水平,促進橡膠制品行業的發展和進步是很有必要的。
關于行業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戰略重點
根據汽車橡膠制品行業的現狀、要加快發展,縮小差距,就必須在行業中實施統籌安排、優化結構、重點扶植、創新開拓的方針,只有這樣,汽車橡膠制品的能級、技術、質量水平才能得以大幅度提高。因此,提出行業的發展思路,與同仁共議:
(1)根據行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從“十五”規劃開始,行業新產品開發應從仿制走向創新階段;
(2)扶植企業,并促進、支持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聯合與兼并,組建跨地區的集團公司,以增強綜合實力,優化產業結構;
(3)重點調整產品結構,大力發展汽車急需的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以及產品開發所需新原材料的配套;
(4)大力推廣應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以提高工藝裝備的自動化水平,提高專業化生產水平,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
綜上思路,提出行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開拓創新為主線,重點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上品種、上質量、上水平、上管理,促進、支持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聯合與兼并,盡快組建跨地區的企業集團(公司),提高行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努力適應汽車工業發展的需要。
對于行業發展的重點,提出兩個方面的發展戰略重點:
(a)重點發展中、轎車用的油封、膠管、減震器、同步帶、密封條和安全氣囊。
(b)重點發展與上述產品相關的模具制造、檢測設備,特別是產品的動態模擬試驗裝置。
至于其它汽車橡膠制品當前存在的質量問題,也要盡快加以解決。
發展汽車橡膠制品的具體措施
按照上述行業發展思路和戰略重點的要求,提出以下具體措施。
加快汽車橡膠制品幾個主要產品研制的步伐
(1)轎車曲軸用高速油封:曲軸后油封旋轉速度每分鐘8000轉,油封唇部工作溫度為250℃,要求使用壽命4000~5000 h;
(2)封液復合型減震墊:以發動機與軸套,扭轉減震、電子控制的減震為對象,以結構(液壓復合)、耐高溫(300℃)為課題;
(3)耐新型燃油膠管及薄壁編織膠管(壁厚2mm以下)的研制;
(4)多通道異型膠管的研制;
(5)高速轎車門窗用多方向橡膠植絨密封條、變截面擠出制品的研制;
(6)帶絨多楔帶的研制;
(7)雙面齒同步帶、大長度同步帶的研制;
(8)高強度橡膠皮膜的研制,要求壽命經高溫、低溫和常溫50×104次正常。
加強行業管理,剎住重復低水平引進風
當前行業管理比較混亂,近十多年來,全國部分地區為了地方經濟得以發展,不管市場需求如何,慷慨立項、盲目建廠、重復建設,慷國家之財,從國外引進了許多低水平的技術與裝備,造成設備閑置,工廠日況愈難,給黨、國家和企業帶來極大的損失。為此,為剎住盲目引進風,除了政府職能部門要搞好調查研究、履行職責之外,筆者建議:凡新(擴)建企業,政府可委托行業協會對其提出的可行性報告簽署意見,并作為主管部門審批的重要依據,以避免重復建設和低水平引進的出現。
優化產業結構,進行企業間兼并
優化產業結構,支持技術高、競爭力強的企業,根據自愿、互利、互惠的原則,鼓勵和支持大企業組建跨地區、跨部門的橡膠制品集團公司,實現經濟規模和專業化生產。建議按密封件、油封、膠管、安全制品、傳動制品、減震制品、密封條和安全氣囊組團。
瞄準*水平,強化汽車橡膠制品、工藝裝備和檢測儀器研制中心的工作
從當前行業的具體情況看,要縮小與*水平的差距,除需要引進具有90年代中期水平的汽車膠管生產線(即冷喂料-復合擠出-高速編織、纏繞或針織-成型-硫化-自動檢測)外,其余產品不再引進整條生產線,而要引進必要的技術和裝備、檢測裝置,并在生產應用過程中將其消化吸收和發展,與此同時,要協調、強化汽車橡膠制品檢測儀器研制中心的工作,并配合全行業的發展,開發更多更好的新產品以及相應的工藝裝備和測試儀器,盡快滿足汽車工業發展的要求。
切實做好汽車橡膠制品急需的特種原材料的開發和研制
目前汽車橡膠制品所用的原材料,由于國內技術水平所限,很不適應行業開發新產品的需要。首先是合成橡膠,如用于復合密封條和皮膜的三乙丙橡膠,質量很不穩定,仍需大量進口;用于汽車發動機耐200℃以上、高旋轉、高壓狀況工作下的耐磨、尺寸穩定性好、粘附性能好的骨架油封用氟橡膠,國內只是小批量生產,品種單一,硫化時產品易粘模、撕裂強度差;耐150℃油封用的丙烯酸酯橡膠,質量不穩定,現仍需進口。此外,氫化丁腈橡膠尚處于試制階段,氯醚橡膠只有小批量生產,且質量不穩定;耐油型的硅橡膠國內仍為空白;就連在制品中有廣泛用途的氯丁橡膠,國內品種單一、質量不穩定,目前還需大量進口。其次,就是上述幾種特種橡膠相應所需的硫化體系、助劑等材料,國內品種單一、效能低,有待于進一步更新。再者就是所用的紡織骨架材料,如用于多楔帶的硬聚酯線繩質量達不到要求,其中伸長大、強力低,附著力欠佳,熱穩定性不好。而用于同步帶的高強度玻纖繩還依賴進口;短纖維的生產,品種單一、分散性差。聚酯、芳綸材料有待于進一步穩定產品質量。所用這些,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切實安排好生產,以適應用橡膠制品開發新產品的需要。
采用新技術和新設備
建立模具設計制造中心,推廣CAD技術,在扶植重點生產企業的同時,增加必要的加工裝備和檢測裝置,以提高機加工的模具的精度、壽命,縮小與*水平的差距。
執行*標準,開展產品新的檢測方法和測試儀器的應用研究
當前,橡膠制品行業中的某些標準,水平不高,與無法接軌,而企業的某些現行標準卻高于國家標準,達到了國外水平,如皮膜、隔膜、V帶、同步帶的現行企業標準就是例子。因此,我們要在行業中推行*標準,對現行的國標、行標有必要進行整頓和修訂,以提高標準的檔次,滿足市場的要求。
另外,對某些產品如減震橡膠制品、真空助力器隔膜(現無產品標準)等缺乏標準和必要的檢測手段,需要系統地制訂產品標準,完善檢測方法,把測試儀器盡快應用于科研、生產領域。扶優汰劣,開展企業達標大檢查.
當前,汽車之所以存在很多問題,除了有一部分產品性能的確未能滿足要求外,有一點必須提醒大家的注意,就是有的汽車廠家長期使用“五小企業”生產的劣質及冒牌的橡膠制品。由于市場管理力度不夠,法制不健全,市場出現許多無證經營的橡膠制品企業,它們不具備生產條件,為了追求利潤,不擇手段賄賂用戶,用大批量假冒、劣質產品充斥市場,既擾亂市場秩序、浪費國家資源,又給國家與用戶帶來很大損失。因此,為整頓行業,國家要繼續實行資源優化配置,扶優汰劣,同時要在近期,對全國現有的汽車橡膠制品企業進行一次達標大檢查,對達標單位重新發放生產許可證,對于那些性質嚴重,又不能達標的企業,堅決給予關閉處理。
以上是筆者對當前汽車橡膠制品企業現狀的剖析,以及對行業下一個世紀發展策略的幾點膚淺意見,供領導和同仁參考。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