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想評估抗癌藥物療效?研究腫瘤生長機制?皮下成瘤實驗是腫瘤研究中的經典模型!但如何規范操作確保實驗成功率?需要哪些關鍵試劑?本文為您一一解析!
皮下成瘤(Subcutaneous Tumorigenesis)是將腫瘤細胞接種到小鼠皮下,模擬腫瘤生長和轉移的體內實驗模型。因其操作簡便、成瘤周期短、可視化強,被廣泛用于:
? 抗腫瘤藥物療效評價;
? 腫瘤發生機制研究;
? 免疫治療及基因治療開發。
準備對數期生長的、細胞密度達80 - 90%左右的HepG2細胞,于收集細胞前一天晚上更換新鮮培養基。
胰酶消化細胞,待細胞變圓未脫離培養皿時,去除胰酶,加入PBS/無血清培養基制成細胞懸液,離心清洗一次,重懸至終濃度為1×108個細胞/mL。
將細胞懸液和Ceturegel™高濃度基質膠在4℃環境下按1:1比例進行稀釋,制備成終濃度為5×107個細胞/mL(Ceturegel™基礎濃度基質膠建議濃度在70%以上)。
左手抓取固定裸鼠,于裸鼠右肩處皮下注射,接種時,針頭在皮下進針深一點,約1 cm深,以減少注射后細胞懸液從針眼溢出,接種體積為200 μL。(這一過程盡量在半小時內完成,途中細胞懸液放在冰上以減緩細胞凋亡及防止出現凝膠現象)。
將裸鼠放回籠內繼續飼養,1周~1月左右可看到腫瘤出現,并根據實驗設計在腫瘤體積達到要求時對裸鼠進行安樂si,并拍照。

常見的荷瘤不成功可能的原因?
① 細胞的狀態是成瘤實驗的關鍵,所以細胞生長狀態一定要好,取處于對數生長期的細胞,細胞達 80 - 90% 左右密度為宜,收集細胞前一天晚上更換新鮮培養基。
② 可能是小鼠周齡太大,一般選擇 4 - 6 周齡裸鼠,小于 4 周可能不耐受過早死亡,大于 6 周免疫力會增強,不易成瘤。
③ 可能是小鼠免疫排斥,建議更換免疫缺陷程度更大的小鼠。
④ 接種部位也是成瘤實驗的重要因素。選擇血管豐富且易操作的部位接種,如腋下、腹股溝、側腹部及頸背部等部位,其中腋下中后部皮下較好,成瘤率高,比較推薦打腋下,一人操作很方便,后續量瘤子也很好操作。
腫瘤長起來后又消失的原因?
腫瘤生長過程中,如果出現腫瘤塊先縮小,后變大的現象,很可能是由于炎癥反應,腫瘤細胞被小鼠自身吸收造成的。繼續觀察腫瘤細胞吸收之后是否經過幾周還能長出來,如若后續腫瘤依舊未長出來,可考慮更換免疫缺陷程度更大的小鼠。
產品名稱 | 貨號 | 規格 |
Ceturegel® Matrix LDEV-Free基質膠 | 40183ES | 1.5 mL/5 mL/10 mL |
Ceturegel® Matrix High Concentration,LDEV-Free基質膠 | 40187ES | 1.5 mL/5 mL/10 mL |
PerfCell™ Trypsin (0.25%), phenol red胰酶溶液(0.25%),含酚紅 | 40126ES | 100 mL |
PBS(1×)細胞培養級 | 41403ES | 500 mL |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