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污泥齡與曝氣量,補充營養,控制絲狀菌
?解決污泥松散不沉降的核心方法包括調整污泥齡、優化曝氣參數、補充營養、控制絲狀菌膨脹及調節環境條件?。具體措施如下:
控制污泥狀態與排泥管理
- ?及時排泥?
:污泥老化會導致沉降性能下降,需通過合理排泥控制污泥齡(一般為5-15天),避免微生物過度自身氧化。
- ?檢查污泥濃度?
:濃度過高或過低均影響沉降,需維持混合液濃度(MLSS)在合理范圍(通常2,000-4,000 mg/L)。
優化曝氣與溶解氧
- ?調節曝氣強度?
:曝氣過度會導致污泥顆粒破碎,降低沉降性;曝氣不足則引發反硝化上浮。建議控制溶解氧(DO)在2-4 mg/L,并采用間歇曝氣或自動調節系統。
- ?避免過曝氣?
:曝氣池溶解氧過高時,細小氣泡易附著污泥導致上浮,需減少曝氣量并觀察沉降效果。
調節營養與代謝平衡
?補充C、N、P比例?:營養失衡(如C:N=100:5:1失調)會導致絮體松散,需投加尿素、磷酸鹽等補充營養。
- ?投加易降解有機物?
:如葡萄糖,可增強微生物活性,改善污泥絮凝性。
抑制絲狀菌膨脹
- ?調整DO與營養分配?
:維持曝氣池DO穩定,避免局部缺氧或營養競爭,抑制絲狀菌過度繁殖。
?投加絮凝劑?:適量添加聚合氯化鋁(PAC)或聚丙烯酰胺(PAM),加速污泥凝聚,但需控制用量以避免抑制微生物活性。
優化環境參數
- ?調節pH值?
:控制污水pH在6-8之間,避免酸性環境破壞污泥表面電荷或堿性環境導致微生物失活。
?溫度管理?:夏季可通過遮陽或稀釋降低水溫,冬季需保溫(如加保溫層)并適當降低處理負荷。
應急措施
- ?投加助凝劑?
:短期內可投加硅藻土或活性炭增強污泥比重,快速改善沉降性能。
- ?利用調節池均質?
:通過調節池穩定進水水質,減少負荷波動對沉降性能的沖擊。
?關鍵操作示例?:若發現污泥因老化松散,可立即排泥10%-15%,同時補充氮源(如尿素),將DO從3 mg/L降至2 mg/L,并投加0.5 mg/L PAC,通常12-24小時內沉降性顯著改善。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