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質量決定實驗的進程與結果,相信很多小伙伴在細胞培養上走了不少彎路,事實上因為細胞污染而耽誤了實驗進度,影響畢業和發文章的進程的事件時常發生。
所以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下細胞培養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現象與處理方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一、細菌污染
細菌污染最為常見,一旦操作稍有不當,就會引起細胞污染,細菌污染后顯微鏡下觀察呈現有黑色細條沙狀,當然,根據感染的細菌不同,所呈現的狀態也不盡相同,有球形、桿狀等,其次,培養液發黃,變渾濁,可明顯看見培養皿中有細沙狀的沉淀物,時不時還有異樣氣味發出,如下圖所示:
處理方法:
在培養基中加入抗生素處理,可以用四環素,慶大霉素,或者鏈霉素,前兩者的工作濃度是50 μg/mL;鏈霉素的工作濃度是100 μg/mL。但是,細胞本身也有影響,狀態大不如從前,所以,防范于未然,正確操作、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范,定期清理消毒培養設施才是關鍵!
二、真菌污染
真菌污染培養液清亮透明,不會像細菌感染大爆發,所以很難早期發現,鏡下有時候象絲狀,有時候象珊瑚狀,慢慢地會長出很細的黑色絲狀物,這個時候,已經晚了,細胞很難救活了。
處理方法:趕緊扔掉,不要再想挽救,即使再珍貴。然后消毒滅菌培養間,CO2孵箱,器皿和培養液。
三、霉菌污染
同真菌感染一致,因為培養液是清亮的,所以霉菌污染早期難以發現,等發現時往往已經為時過晚了。培養液中慢慢地出現絮狀雜質,鏡下可見呈細絲狀的團狀漂浮物,如同風中柳絮,一般不仔細看發覺不出來。細胞仍可生長,但時間一長,細胞的狀態就變差,不再增長。見下圖。
處理方法:建議果斷舍棄該污染細胞,將環境消毒,因為霉菌的頑固可能會導致下幾批細胞都會污染,所以,采用酒精底地擦洗一遍CO2孵箱。然后再用新潔爾滅擦洗一遍,把水盤里加上飽和量的硫酸銅。千萬不可大意!
四、支原體感染
培養液變渾濁,支原體感染細胞以后,細胞病變不很明顯,只是細胞狀態變差、生長變慢,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能會有小黑點,但培養基一般不發生渾濁。細胞傳代以后就出現細胞間黑點,細胞空泡化,很多類似凋亡、壞死的細胞,最終細胞漂浮,死亡。
處理方法:
如果不是很珍貴的細胞的話,建議直接扔了吧。還是那句話,預防為主,如果是珍貴的細胞的話,建議使用——支原體清除培養基。
好物推薦——支原體清除培養基
此款支原體清除培養基是在市面上已有的支原體清除培養基基礎上開發的新一代產品,含有清除支原體的特殊成分(一種混合制劑,可通過抑制DNA和支原體生長所必須的相關蛋白合成來取得良好的支原體清除效果,挽救珍貴的細胞,減少因支原體污染帶來的損失)。
此產品經過了數十種細胞的測試和長期的實驗驗證,對細胞無害,對清除支原體污染效果好,能夠很好的抑制和殺滅支原體。并且安全可靠,工作濃度低,無細胞毒性。
使用支原體清除培養基處理污染細胞前后對比圖:
五、黑膠蟲污染
開始污染時對細胞無影響,當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對細胞產生影響。400倍顯微鏡下可見點狀或片狀游動小體,培養液也是不渾的,一般不會太影響,細胞還是可以用的。常常是細胞生長狀態良好,且觀測到的運動物無明顯增多,且培養液顏色、透明度無明顯變化,對細胞生長狀態不會有明顯影響,在細胞增殖旺盛之后會自然消失,除更換血清外無須特殊處理。
處理方法:可以增加細胞的種板密度,以提高細胞的生存率,盡早處理細胞,越快越好。如果實在來不及了,推薦使用——黑膠蟲清除培養基
好物推薦——黑膠蟲清除培養基
黑膠蟲清除培養基經過了上百種細胞的測試和長期的實驗驗證,對細胞無害,對清除“黑膠蟲"污染效果好,能夠很好的殺滅和抑制“黑膠蟲",其它品牌的支原體培養基。
使用黑膠蟲清除培養基理污染細胞前后對比圖:
溫馨提醒:
學會對各種污染情況的辨別和處理是一項的實驗技能,希望大家在看完我們的文章后結合你的實驗操作,學會如何應對細胞污染。
研發了多種支原體清除培養基及黑膠蟲清除培養基可供大家選擇使用,如果您要了解或者選購的話,請點擊查看最上方的產品中心選擇對應產品即可,如果您在細胞實驗中有任何疑問的話,也可以隨時點擊最右方的在線咨詢,專業的技術人員將為您提供解答。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