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WY1】山東競道廠家信譽為本,客戶至上。超越自我,共創輝煌。
GNSS位移監測站憑借其高精度、全天候監測能力,在地質災害防治及大型基礎設施安全監測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以下從滑坡治理和水庫大壩監測兩大應用場景,介紹其設置要點。
一、滑坡治理中的GNSS位移監測站設置
1. 監測點布置
在滑坡體關鍵部位,如滑坡后緣、滑坡體中部、滑坡前緣等,均勻布置監測點。
根據滑坡規模和形態,合理確定監測點間距,一般小型滑坡監測點間距為50 - 100米,大型滑坡可適當放寬至100 - 200米。
2. 基準站設置
基準站應設置在穩定、開闊的區域,遠離滑坡影響范圍,確保信號接收質量。
基準站與監測點之間的距離不宜過遠,一般控制在10公里以內,以保證監測精度。
3. 設備安裝與調試
安裝GNSS接收機、天線等設備時,要確保設備水平、穩固,避免震動和干擾。
完成設備安裝后,進行現場調試,檢查信號接收情況、數據傳輸是否正常,并對監測系統進行校準。
二、水庫大壩監測中的GNSS位移監測站設置
1. 監測點選取
在大壩壩頂、壩坡、壩基等部位設置監測點,重點關注大壩變形敏感區域。
對于混凝土壩,可在壩體表面、壩體內部埋設監測點;對于土石壩,監測點可布置在壩體表面、心墻、反濾層等位置。
2. 基準站規劃
基準站應設置在大壩周邊穩定的地質區域,遠離水庫蓄水影響范圍。
為提高監測精度和可靠性,可設置多個基準站,形成基準站網絡。
3. 系統集成與運行
將GNSS位移監測系統與大壩現有的監測系統進行集成,實現數據共享和綜合分析。
建立完善的監測數據管理和分析平臺,對監測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和分析,及時發現大壩的異常變形情況。
三、設置注意事項
環境適應性:考慮監測站所在區域的氣候、地質條件,選擇適合的設備型號和防護措施,確保設備在惡劣環境下正常運行。
供電與通信:確保監測站有穩定的供電和通信保障,可采用太陽能供電系統和無線通信技術,滿足長期監測需求。
維護與管理:建立定期維護和管理制度,對監測設備進行檢查、校準和維護,保證監測系統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GNSS位移監測站的設置需要綜合考慮監測對象的特點、環境條件和監測需求,通過科學合理的設置,能夠為滑坡治理和水庫大壩監測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保障工程安全。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