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捕捉儀助力甜瓜霜霉病綠色防控
孢子捕捉儀助力甜瓜霜霉病綠色防控
孢子捕捉儀是一款孢子捕捉儀器,該儀器可以快速捕捉空氣中流動的孢子、花粉等顆粒,并將捕捉到的孢子等顆粒固定在載玻片、載波帶上。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顯微鏡等儀器查看孢子信息,或制作成照片通過圖像快速識別孢子信息。
在現在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人們發現一般蔓延擴散較快對農業影響較大的植物病害一般都是通過病菌孢子傳播而造成的。而這些植物病害的傳播會對對當地的農業造成較大的打擊。
例如甜瓜霜霉病,現代研究發現瓜類霜霉病的致病菌是古巴假霜霉菌,屬于鞭毛菌亞門、霜霉菌目、假霜霉屬,是一種轉性寄生菌。該菌侵染對葫蘆科的甜瓜、西瓜、南瓜、絲瓜、葫蘆及蛇瓜等12種瓜類造成病害,其中受害zui嚴重的是黃瓜、甜瓜。zui早發現瓜類作物霜霉病是1868年,首先在古巴報道的。目前瓜類霜霉病已成為世界各國瓜類作物的主要病害。近年來隨著我國甜瓜生產規模的逐漸擴大,霜霉病也隨之產生擴大和蔓延的趨勢,導致較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學者對甜瓜霜霉病的傳播方式進行了研究。
經過9年在塔里木盆地邊緣干旱區對伽師縣等3個相互隔離的甜瓜霜霉病流行系統的實地調查研究,提出了甜瓜霜霉病遠距離傳播的三級空間結構。一個甜瓜霜霉病流行系統單元是在一個綠洲內,圍繞可提供初侵染病原的黃瓜溫室區而形成的,其空間結構分為區系(包含若干種植區)、種植區(包含若干田塊)和田塊三級結構。伽師甜瓜霜霉病流行區系分為3個種植區,甜瓜霜霉病每年春季zui先從位于種植一區發生霜霉病的黃瓜溫室附近的甜瓜開始發生,之后甜瓜霜霉病由近向遠逐步傳播。種植二區和種植三區甜瓜霜霉病的初發病時間(初發病中間出現的時間)比種植一區的分別平均晚20和45d,發病中間與初菌源地的平均距離分別是56.4和106.5km,表明此地甜瓜霜霉病菌遠距離傳播經歷了從種植一區到種植二區,再從種植二區到種植三區的傳播過程。
發現甜瓜霜霉病的傳播方式后,許多生產基地都采購了孢子捕捉儀,在甜瓜霜霉病易發季節,通過孢子捕捉儀提前發現甜瓜霜霉病病菌,依據當地的風向風速等氣候因素,快速預測該種病害發生的地區,影響范圍,從而通知農戶快速采取正確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