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玻璃鋼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玻璃鋼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廠家送貨到使用現場、派工程師安裝調試。
好氧生物膜法是在活性污泥的基礎上,引入微生物生長的附著載體如濾料填料等反應器進行處理的方法。目前的生物膜反應器類型主要包括固定床、流動床和復合式生物膜反應器。常見的處理工藝有生物轉盤、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流化床、機械攪動床、活性污泥-生物膜反應器、序批式生物膜反應器等。這些工藝均利用介質濾料,使微生物附著其上,使污水與微生物接觸,從而利用微生物可降解有機物的特性,在膜內完成有機物污染的去除,從而凈化污水。
生物膜法的優點在于微生物種類多,包括好氧菌,厭氧菌,真菌和藻類,并且微生物附著在生物膜上,損失量較少;生物膜法可以將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分開附著于不同的生物膜上,使污水處理能分段進行,在不同的處理階段,微生物各自發揮其優勢處理不同的污染物,相互協調,使凈化效率更高,更易控制;另外生物膜可以附著長勢緩慢的硝化細菌,其內部的厭氧環境增強了其脫氮作用,使得脫氮能力得到增強。故而,相較活性污泥法而言,生物膜法在處理能力、系統維護和操作運行等方面,均有較大的優勢。
生物膜的缺點主要有:生物膜易脫落、受季節影響大、濾池散發一定的氣味對等。
菌種投培
菌種培養構筑物的選擇:方便操作,有曝氣裝置,有攪拌,利于加菌種、進原水或營養液的構筑物。
菌種在投加時,方案設定應根據現場具備的條件綜合考慮。如場地、施工、運輸車輛、臨時電源、臨時泵及管道、水槍、高差、過濾等因素。
菌種的粉碎對于壓縮污泥應考慮污泥的粉碎問題,應根據現場的條件確定粉碎方法。粉碎方法選擇的順序為水槍——泵循環+濾網沖擊——曝氣、攪拌。
菌種活性降低時,首先加入恢復菌種,恢復其活性。由于菌種脫離其原來的好氧環境往往已有較長時間,因此,菌種運輸到現場后應盡快加入培養構筑物,并且加入時,使構筑物處于曝氣過程,每批加完后繼續曝氣,一方面淘汰厭氧菌,另一方面將構筑物內的營養物質消耗,恢復其活性。
菌種的培養在活性恢復后即進入培養階段,目的是使活性污泥盡快生長,以達到一定的數量級。菌種活性恢復期間,同時自身也有部分增殖。菌種的培養可單獨進行,也可與馴化同步進行,通常是以培養為主,即污泥量增加為主,兼顧馴化。如原水濃度較高或毒性較強,培養時應以加營養液或生活污水為主;如原水基本無毒性,碳氮比適當,可在培養階段以原水為主。
活性泥馴化
活性污泥馴化應遵循的原則循序漸進、有的放矢、精心控制的。活性污泥馴化的方法與技巧如果培養期間加入的主要是生活污水,這個時候逐步降低生活污水的加入量,并逐步增加原水的進水量,每次增加的進水量為設計進水量的5—10%,每增加一次應穩定2-3個周期或2天左右,發現系統內或出水指標上升應繼續維持本次進水量,直至出水指標穩定,如出水指標一直上升,應暫停進水,待指標恢復正常后,進水量應稍微減少,或略大于上周期進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