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10t/d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
接觸氧化
接觸氧化法是一種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特點的新的廢水生化處理法。這種方法的主要設備是生物接觸氧化濾池。在不透氣的曝氣池中裝有焦炭、礫石、塑料蜂窩等填料,填料被水浸沒,用鼓風機在填料底部曝氣充氧,這種方式稱為鼓風曝氣;空氣能自下而上,夾帶待處理的廢水,自由通過濾料部分到達地面,空氣逸走后,廢水則在濾料間格自上向下返回池底。
活性污泥附在填料表面,不會隨水流動,因生物膜直接受到上升氣流的強烈攪動,不斷更新,從而提高了凈化效果。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處理時間短、體積小、凈化效果好、出水水質好而穩定、污泥不需回流也不膨脹、耗電小等優點。
厭氧生物濾池
厭氧生物濾池內部填充固體填料,如爐渣、瓷環、塑料等,厭氧微生物部分附著生長在填料上,形成厭氧生物膜,另一部分在填料空隙間處于懸浮狀態。
厭氧濾池的優點是:生物固體濃度高,可以承擔較高的有機負荷;生物固體停留時間長,抗沖擊負荷能力較強;啟動時間短,停止運行后再啟動比較容易;不需污泥回流;運行管理方便。厭氧生物濾池的缺點是在污水懸浮物較多時容易發生堵塞和短路。
厭氧生物濾池可采用中溫(30~35℃)、高溫(50~55℃)或常溫(8~30℃)運行,適用于溶解性有機物較高的廢水,適用COD濃度范圍為1000~20000mg/L。為了避免堵塞,可回流部分處理水以對進水進行稀釋和加大水力表面負荷。
10t/d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厭氧生物濾池按水流的方向可分為升流式厭氧濾池和降流式厭氧濾池。廢水向上流動通過反應器的為升流式厭氧濾池,反之為降流式厭氧濾池。如果將升流式厭氧生物濾池的填料床改成兩層,下半部不用填料使成為懸浮污泥層,上半部仍用填料床,成為復合式厭氧生物濾池,則可有效避免堵塞并提高處理效率。降流式厭氧生物濾池由于水流下向流動、沼氣上升以及填料空隙間懸浮污泥的存在,混合情況良好,屬于混合工藝;而升流式則屬于推流式工藝。
AO工藝
A/O(缺氧/好氧)工藝是一個反硝化生物前脫氮工藝,屬于單級活性污泥反硝化過程。在A池,硝酸鹽氮和回流硝化液中的亞硝酸鹽氮,通過使用原水和添加的碳源脫氮;在O池,在原水中的氨態氮進行硝化反應,殘留的有機物質被充分降低。該工藝具有硝化回流和一個污泥回流系統,且通常需要加入碳源和堿。
A2O方法,也被稱為AAO方法(厭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種常用的生物處理工藝,在該過程中,厭氧,缺氧,好氧三個不同的環境條件和不同類型的有機微生物菌群的組合,可以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及氮和磷,在相同效用中,該工藝是簡單的,并且總水力停留時間小于其他類似工藝。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著生長于某些固體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進行有機污水處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厭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動物以及藻類等組成的生態系統,其附著的固體介質稱為濾料或載體。生物膜自濾料向外可分為厭氧層、好氧層、附著水層、運動水層。
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著水層有機物,由好氧層的好氧菌將其分解,再進入厭氣層進行厭氧分解,流動水層則將老化的生物膜沖掉以生長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復以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