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日處理300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日處理300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魯盛公司日出貨5臺,各種型號、水量的設備現貨。
公司可根據客戶要求定制加工,我們也可為客戶設計一款滿足要求的設備。
訂購魯盛公司設備,國內客戶免費送貨上門,免費提供各種技術服務。
公司其他產品: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二氧化氯發生器、氣浮機、臭氧發生器、紫外線消毒設備、加藥設備等。
脫氮除磷工藝
AB法
AB法污水處理工藝是一種新型兩段生物處理工藝,是吸附生物降解法的簡稱。該工藝將高負荷法和兩段活性污泥法充分結合起來,不設初沉池,A、B兩段嚴格分開,形成各自的特征菌群,這樣既充分利用了上述兩種工藝的優點,同時也克服了兩者的缺點。所以AB法工藝具有較傳統活性污泥法高的BOD、COD、SS、磷和氨氮的去除率。
但AB法工藝不具備深度脫氮除磷的條件,對氮、磷的去除量有限,出水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容易引起水體的富營養化。AB法工藝對氮、磷的去除以A段的吸附去除為主。污水中的部分有機氮和磷以不溶解態存在,在A段生物吸附絮凝的作用下通過沉淀轉移到固相中,同時生物同化也可以去除一部分以溶解態存在的氮和磷。剩余的磷進入B段用于B段的微生物的合成而得到進一步去除。這樣AB法工藝整體顯示出了比傳統活性污泥法高的氮、磷的去除效果。但是AB法由于自身組成上的特點,決定了其對氮、磷的去除量是有限的。
A²/O 工藝
傳統A²/O 法
A²/O 是20世紀70年代在厭氧- 缺氧工藝上開發出來的同步除磷脫氮工藝,傳統A²/O 法即厭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在流經三個不同功能分區的過程中,在不同微生物菌群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機物、氮和磷得到去除。其流程簡圖見圖1。原污水的碳源物質(BOD)首先進入厭氧池聚磷菌優先利用污水中易生物降解有機物成為優勢菌種,為除磷創造了條件,然后污水進入缺氧池,反硝化菌利用其它可利用的碳源將回流到缺氧池的硝態氮還原成氮氣排入到大氣中, 達到脫氮的目的。
改良型A²/O 法
為了克服傳統A²/O 工藝的一個缺點,即由于厭氧區居前, 回流污泥中的硝酸鹽對厭氧區產生不利影響,改良A /O工藝在厭氧池之前增設厭氧/ 缺氧調節池, 來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10%左右的進水進入調節池,停留時間20~30min,微生物利用約10%進水中有機物去除回流污泥中的硝態氮,消除硝態氮對厭氧池的不利影響,從而保證厭氧池的穩定性改良A/O 工藝雖然解決了傳統A/O工藝中厭氧段回流硝酸鹽對放磷的影響,但增加調節池,占地面積及土建費用需相應增加。
氧化溝法
氧化溝工藝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發展起來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形式,因其構造簡單、易于維護管理,很快得到廣泛應用。主要 有Passveer單溝型、Orbal同心圓型、Carrousel循環折流型、D型雙溝式和T 型三溝式等。傳統Passveer單溝型和Carrousel型氧化溝不具備脫氮除磷功能,但是在Carrousel氧化溝前增設厭氧池,在溝體內通過曝氣裝置的合理設置形成缺氧區和好氧區,形成改良型氧化溝,便具備生物脫氮除磷功能。
但Carrousel氧化溝缺氧區要求的充足碳源和缺氧區條件不能很好的滿足,因此,脫氮除磷效果不是很好。為了提高脫氮效果,在溝內增加了一個預反硝化區,就成了Carrouse2000型氧化溝工藝。氧化溝池型具有*之處,兼有*混合和推流的特性,且不需要混合液回流系統,但氧化溝采用機械表面曝氣,水深不易過大,充氧動力效率低,能耗較高,占地面積較大。
移動床生物膜廢水處理技術(MBBR)
(1)MBBR技術思路
有機廢水的生物技術有兩種方法,一是活性污泥法,二是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屬于懸浮生物處理系統,其優點是曝氣池內微生物、各環境要素分布均勻,傳質效率較高,而且投資省。但是,該工藝的主要問題是:首先,排泥量大,泥齡較短,不能滿足高效硝化的要求,進而不能實現高效脫氮;其次,容積負荷低,造成處理效率低和占地面積大;第三,容易誘發絲狀菌膨脹等。生物膜法屬于生物附著污水處理系統,其利用生物填料來固定微生物。與活性污泥技術相比,生物膜法的主要優點有:較長的污泥齡,適于世代周期較長的硝化菌的生長;溶解氧在生物膜上的梯度分布,為不同的微生物生態結構和代謝提供了條件;污水處理效率高、占地面積相對較小、抗沖擊性強等,因此,適合處理工業廢水。
但是,生物膜法的主要缺點是微生物與各類底物之間的傳質效率較低,表現為:(1)生物填料容易在曝氣池內形成擁堵、結團或溝流,傳質不均勻,直接降低生物膜法的效率;(2)反應器內氣液接觸時間短,氧的利用率低。
MBBR是將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技術耦合形成的新工藝,是將生物膜技術以活性污泥的方式運行的廢水處理工藝。該技術在發揮了活性污泥法的高傳質效率和生物膜法的高硝化效率的同時,有效克服了兩者存在的問題。成為新興的廢水處理工藝。
(2)技術原理
MBBR工藝特征是在生物曝氣池中填入可移動的生物載體。微生物在載體上掛膜和沉積,形成懸浮微生物、掛膜微生物和載體構架內沉積的微生物等不同狀態的微生物,構成脫碳、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的生態結構,完成COD凈化、氨的轉化和脫氮等功能。同時,由于掛膜微生物保持了長的泥齡(SRT),對難降解性有機物表現出良好的分解能力。
(3)技術特點
MBBR具有如下技術特點:
① MBBR載體采用PE或PP經適當配方改性制成,具有良好的親水性,密度接近1g/cm3,保證了載體具有很好的掛膜能力和在水中良好的移動性。而且,特殊的結構設計使各種功能微生物形成良好的生態分布和較高的生物量,實現高效的COD凈化、氨的轉化和脫氮等。處理水符合國家排放標準一級A。
② 在生物曝氣池中移動的載體對氣泡有切割作用。切割的氣泡有利于提高氧在水中的溶解。氧的利用效率比活性污泥法提高15%-20%,從而降低運行費用。
③ 產生的剩余污泥量很少。產生的剩余污泥量為傳統活性污泥法的10%-50%。
④ 具有靈活的工藝運行方式。可以推流式、序批式等方式運行。并方便地與其他各種單元技術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