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小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閱讀:2811 發布時間:2019-11-18小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小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填料對曝氣生物濾池效能的影響
1、填料粒徑的影響
填料粒徑對曝氣生物濾池的處理效能和運行周期都有重要影響,填料粒徑越小時處理效果越好,但填料粒徑較小時,濾池容易堵塞,運行周期相對較短,需頻繁反沖洗,且不易發揮填料深層的作用因此曝氣生物濾池選用填料需要同時考慮濾池的處理效能和運行周期,根據濾池進水水質和處理要求進行優化選擇。
2、填料的密度
生物濾池填料的密度大小關系到生物濾池反沖洗強度的大小,密度越大,反沖洗強度越大,則需要的能量消耗越大;因此在選擇生物濾池填料時,需測定各種填料的密度。有廢水需要處理的單位,也可以到污水寶項目服務平臺咨詢具備類似污水處理經驗的企業。
3、填料層高度
濾高度與出水水質有關,在一定范圍內,增加濾層高度可提高濾池的處理效果保證出水水質,但同時增加的污水提升揚程和反沖洗強度,將導致能耗升高。
新型填料——生物陶粒
1、生物陶粒的種類
①球形輕質陶粒:采用粘土(主要成分為偏鋁硅酸鹽)為主要原料,加入適當化工原料作為膨脹劑,經高溫燒制而成。此陶粒易于微生物生長,掛膜快,與廢水中營養物質接觸后,傳遞速率高,吸附氧化速度快,處理效率高。
②粉煤灰陶粒:粉煤灰陶粒一般呈球形,表面粗糙堅硬,內有許多微孔,呈蜂窩狀。粉煤灰陶粒及制品的優勢主要在于性能優良、經濟效益好、施工適應性強和應用范圍廣等四個方面。
③納米改性陶粒:納米粉末顆粒分散相具有大的比表面積和強的界面效應,附著于陶粒填料表面和內部孔隙表面,為反應器的掛膜和啟動提供高的粗糙度,從而提高細菌的增殖速度和生物膜的形成速度。
④韓國EPP填料:該填料是通過把聚丙烯樹脂粉和粉末活性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之后形成含活性炭的母料,再將該母料經過擠壓膨脹制造出膨脹聚丙烯填料。由于填料中含有粉末活性炭,因此具有較強的有機物吸附能力以及適合微生物生長的多孔性。
⑤污水廠污泥及河道底泥類填料:以污水廠污泥或河道底泥為主要原料,以粘土、水玻璃為添加劑,制備的新型污泥填料。其對氨氮、COD、濁度等去除效果均優于普通陶粒,符合生物膜載體的要求,并開創了污泥資源化的又一途徑。
處理工藝流程選擇,一般需考慮以下因素。
1.廢水水質
生活污水水質通常比較穩定,一般的處理方法包括酸化、好氧生物處理、消毒等。而工業廢水應根據具體的水質情況進行工藝流程的合理選擇。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于采用好氧生物處理工藝處理廢水來說,要注意廢水的可生化性,通常要求COD/BOD5>0.3,如不能滿足要求,可考慮進行厭氧生物水解酸化,以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或是考慮采用非生物處理的物理或化學方法等。
2.污水處理程度
這是污水處理工藝流程選擇的主要依據。污水處理程度原則上取決于污水的水質特征、處理后水的去向和污水所流入水體的自凈能力。但是目前,污水處理程度的確定主要依從國家的有關法律制度及技術政策的要求。通常環境管理部門是根據《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及相關的行業排放標準來控制污水的排放濃度,一些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還規定了更為嚴格的地方排放標準。因此,無論是何種需要處理的污水,也無論是采取何種處理工藝及處理程度,都應以處理系統的出水能夠達標為依據和前提。按照法律、法規、政策的要求預防和治理水體環境污染。
3.建設及運行費用
考慮建設與運行費用時,應以處理水達到水質標準為前提條件。在此前提下,工程建設及運行費用低的工藝流程應得到重視。此外,減少占地面積也是降低建設費用的重要措施。
4.工程施工難易程度
工程施工的難易程度也是選擇工藝流程的影響因素之一。如地下水位高,地質條件差的地方,就不適宜選用深度大、施工難度高的處理構筑物。
5.當地的自然和社會條件
當地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也對廢水處理流程的選擇具有一定影響。如當地氣候寒冷,則應采用在采取適當的技術措施后,在低溫季節也能夠正常運行,并保證取得達標水質的工藝。
當地的社會條件如原材料、水資源與電力供應等也是流程選擇應當考慮的因素之一。
6.污水的水量
除水質外,污水的水量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對于水量、水質變化大的污水,應首先考慮采用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的工藝,或考慮設立調節池等緩沖設備以盡量減少不利影響。
7.處理過程是否產生新的矛盾
污水處理過程中應注意是否會造成二次污染問題。例如制藥廠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質(如苯、甲苯、素等),在曝氣過程中會有有機廢氣排放,對周圍大氣環境造成影響;化肥廠造氣廢水在采用沉淀、冷卻處理后循環利用,在冷卻塔尾氣中會含有qing化物,對大氣造成污染;農藥廠le果廢水處理中,以堿化法降解le果,如采用石灰做堿化劑,產生的污泥會造成二次污染;印染或染料廠廢水處理時,污泥的處置為重點考慮的問題。
污水處理的物理法
污水處理的物理法是通過沉淀,過濾處理,凈化污水。
優點:不需要害怕會殘留化學物質(污水處理所用的)、物理法速率較快,只是準備工作較多。
缺點:可能會處理的不干凈。
2、污水處理的化學法
污水處理的化學法是指向廢水中加入化學藥劑如明礬等化學藥品,使其與污染物發生化學反應而生成無害物的過程。
優點:化學法不必基建、且原污水中的物質處理的干凈、時間周期較長,可持續性不錯。
缺點:運行期間需要添加化學藥劑,可能會殘留化學物質(污水處理所用的)、前期準備周期慢。
3、 污水處理的生物法
污水處理的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降解代謝有機物為無機物來處理廢水。通過人為的創造適于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環境,使之大量繁殖,以提高其氧化分解有機物的效率。
優點:與化學法相比,微生物處理法具有經濟、的優點,并可實現無害化、資源化,所以長期以來始終占重要位置。
缺點:生物法需要基建,占地面積大,水量比較大的話合適。
從污水處理的歷史來看,早期的污水處理都是物理法、化學法,簡單的說就是機械隔離,投加絮凝劑,物理自由沉淀,但是這樣的辦法導致藥耗量很大,污泥量極大,所以之后的污水處理普遍轉向生物法,即通過活性污泥來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污水處理廠分一級、一級強化、二級、三級等,只有在二級及以后的才是采取生物法。
1、在好氧條件下,廢水中有機物的去除主要是由哪幾個生物過程完成的?請分別給出其反應方程式。
(1) 分解反應(氧化反應、異化代謝、分解代謝)
CHONS(有機物的組成元素)+O2→CO2+H2O+NH3+SO42-+…+能量
(2) 合成反應(合成代謝、同化作用)
CHONS+能量→C5H7N02(細胞物質)
(3) 內源呼吸(細胞物質的自身氧化)
C5H7N02+ O2→CO2+H2O+NH3+SO42-+…+能量
有機物質在生物體細胞內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水,并釋放出大量能量的過程稱為生物氧化。又稱細胞呼吸或組織呼吸。
特點:生物氧化和有機物質體外燃燒在化學本質上是相同的,遵循氧化還原反應的一般規律,所耗的氧量、終產物和釋放的均相同。
(1)是在細胞內進行酶催化的氧化過程,反應條件溫和(水溶液中PH約為7和常溫)。
(2)在生物氧化的過程中,同時伴隨生物還原反應的產生。
(3)水是許多生物氧化反應的供氧體,通過加水脫氫作用直接參與了氧化反應。
(4)在生物氧化中,碳的氧化和氫化是非同步進行的。氧化過程中脫下來的質子和電子,通常由各種載體,如NADH等傳遞給氧并終生成水。
(5)生物氧化是一個分步進行的過程。每一步都有特殊的酶催化,每一步反應的產物都可以分離出來。這種逐步反應的模式有利于在溫和的條件下釋放能量,提高能源利用率。
(6)生物氧化釋放的能量,通過與ATP合成相偶聯,轉換成生物體能夠直接利用的生物能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