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咱以后也是有國標的“網紅”啦!
辣條,承載著多少人的童年美好回憶?是多少人現在的心頭愛?又有多少人是一邊糾結著“不健康”、“不衛生”,一邊默默地往嘴里塞呢?來來,小編統計一下,曾經愛過,現在正愛著,以后還會愛辣條的點個贊!
其實你們不承認也騙不了小編睿智的眼睛,淘寶銷量說明了一切!
那么,辣條那么“紅”,為什么“黑料”那么多呢?
由于辣條生產對技術、資金的門檻要求均較低,之前又沒有統一的國標規范,使得小作坊式的生產企業眾多,監管難度大,導致辣條成了食藥監部門黑名單中的“常客”。
據每日經濟新聞消息,2015年至2017年,全國有15個省份131家辣條生產廠家的195批次辣條登上食藥監局的“黑名單”。出問題較多的包括食品添加劑、菌落總數、霉菌超標等。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于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調味面制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以下簡稱《意見稿》),意味著醞釀已久的辣條(調味面制品)國家標準即將進入“落地”準備階段。
意見稿中,對辣條(調味面制品)中污染物*、真菌毒素*、致病菌*及食品添加劑使用等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其中具有致癌風險的真菌毒素類控制指標在《意見稿》中明確列出:
黃曲霉B1*為≤ 5.0 µg/kg;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為≤ 1000 µg/kg;
赭曲霉素*為≤ 5.0 µg/kg;
玉米赤霉烯酮*為≤ 60 µg/kg。
相信在國標正式執行后,辣條的生產會逐漸走向標準化,安全化,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食品衛生和添加劑的超標問題了。
聊辣條,小編還不夠努力,但聊食品安全,依利特是非常專業了!借助我公司專業做高品質液相色譜儀的優勢,用自產的iChrom 5100系列及EClassical 3100系列液相色譜儀已完成上述提到的黃曲霉B1、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赭曲霉素、玉米赤霉烯酮及部分食品添加劑的檢測,解決方案已經整理完畢,隨時準備為您奉上!獲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