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上海“11·15"重大火災事故發生后,墻體保溫材料聚氨酯(PU)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有人對聚氨酯保溫材料的防火安全性產生懷疑,有輿論甚至提出,要杜絕聚氨酯泡沫用于外墻保溫和室內裝修,用難燃的材料代替。
采用保溫材料是建筑節能的zui有效措施
建筑節能是國家實現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作為建筑節能主流材料之一的聚氨酯保溫材料該有一個怎樣的正確評判,該產業應何去何從?近日,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專家、上海市聚氨酯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專家黃茂松向筆者表達了他個人看法。
我國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能耗比例約為30%,既有建筑中80%以上的建筑屬高能耗建筑。建筑節能是我國向世界承諾完成低碳減排任務的重大措施。黃茂松介紹說,聚氨酯材料保溫效果是聚苯板(EPS和XPS)的1.75倍、磚石的29倍、木材的85倍、混凝土的89倍,在歐美發達國家,建筑保溫隔熱材料中有50%采用聚氨酯材料,而我國目前使用率還不到10%。
業界普遍認為,目前國內外在實行的建筑節能各項措施中,采用保溫隔熱材料是防止建筑能耗損失、zui有效的技術措施;聚氨酯材料是目前的建筑節能保溫材料。
建筑節能與防火安全必須兩者兼有
黃茂松認為,“11·15"重大火災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問題,工程違法違規層層分包,電焊工沒有資質,同時工程承包商采購使用了低品質、無阻燃性的聚氨酯材料,諸多原因導致火災。
黃茂松介紹,根據GB8624 1997和GB8624 2006,聚氨酯、聚苯乙烯等有機保溫材料燃燒性能級別可分為3級,即B1難燃級、B2可燃級和B3易燃級。他說:“2008年9月20日深圳龍崗文化俱樂部發生的火災,和此次上海大火事件中所采用的保溫材料均是易燃的B3級聚氨酯材料。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我認為zui嚴重的是施工單位采用了防火性能差、價格低的聚氨酯保溫材料。如果采用B1級聚氨酯保溫材料,即具有節能與防火安全性能兼有的材料,則這次火災事故,就不會釀成如此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