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制造業的轉型的客觀性
閱讀:941 發布時間:2015-6-9我國制造業已經取得不小的進步和發展,其中也不乏產量居世界前列的產品,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制造業依然是大而不強,勞動生產率及工業增加值低,低水平生產能力過剩,高水平生產能力不足,技術創新能力相對薄弱,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較低,同時,我國制造業的結構不盡合理,裝備制造業薄弱,制造企業的規模普遍偏小,不能形成規模效應,產品缺乏競爭力。
中國制造業一個不爭的事實已經擺在我們面前,中國制造業將在未來的發展中遭遇拐點,要么走產業升級的道路,向制造業供應鏈和價值鏈的延伸,要么被成本更低的地區和國家所取代。無論是外部壓力還是企業自身發展所需,企業轉型都成了推動中國制造業發展的重要環節。
隨著用工成本的不斷攀升,企業依靠廉價勞動力增加產品價值的方法已然行不通,甚至逐漸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絆腳石。因此,提高制造型企業的科技實力,實現制造業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成了企業轉型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