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電偶溫度計日常故障因素分析及解決方法
熱電偶溫度計日常故障因素分析及解決方法
1、熱電偶安裝不合理引起的問題
熱電偶在對待測物質進行測溫時,位置的選擇十分的重要,對其精確度影響較大。一旦位置安裝不對,插入深度不達使用標準,熱電偶工作誤差就會隨之增大。而且由于沒同物質的導熱性能不同,應用熱電偶時,要對插入深度進行校正與調整,并反得試驗來確度深度,否則誤差控制很難到位。
2、熱輻射以及導熱問題
熱輻射范圍較大,會對正在測量的熱電偶測量端產生輻射熱影響,成為測量誤差的來源之一。而導熱誤差則是熱電偶本身構造所形成的,其導體導熱隨著長度的變化會出現溫度差,使得溫度指示值出現偏差。
3、熱電偶動態響應問題
熱電偶的動態響應問題是指熱電偶進入待測物質后,其指示值響應時間超出了標準響應時間。熱電偶是插入式測溫,需要測量端與待測物溫度無偏差,才能進行電信號的轉化。因此,這種響應時間的快速直接影響著其靈敏度。這種靈敏度受構造和使用環境溫度條件所影響。靜止測量時,熱電偶靈敏度高,準確度高。而當待測物質溫度是動態變化狀態時,熱電偶或無法與這種變化保持同步,就會產生動態響應誤差,使每一時刻的測量值出現偏差。
4、測量系統漏電引起的問題
熱電偶結構存在缺陷,如絕緣層老化開裂而漏電,溫度差形成的熱電流損失,熱電勢受影響,導致測量端出示的溫度值與實際溫度存在溫差誤差,甚至出現測量值無法顯示的故障。 [3]
處理措施編輯 語音
1、合理選擇測溫點與插入深度
熱電偶測溫,位置和深選擇至關重要。為保證測量準確,要對待測環境進行數據采集分析總結,尋找最佳的檢測點來消除測溫誤差,從而達到溫度監測和控制的作用。對于最佳的插入深度,要從熱電偶本身結構、材質和保護材質、密封性等方面綜合考慮,進行深度檢測實線并總結數據變化規律,利用其它工具對其進行分析,從而將最佳深度數據確定下來。
對于測量環境的不同,熱電偶插入深度確定同樣需要實驗確定,才能有效避免測溫誤差超差問題的出現。
2、熱輻射及導熱問題的修正
熱輻射誤差修正方法如下:一是通過對流形式來降低輻射熱;二是通過隔離措施控別熱交換。
3、熱電偶動態響應問題的修正
熱電偶動態響應強弱是其靈敏性的表現。提高靈敏性,才能加快熱響應速度。可以從加快熱傳感響應速度和調小滯后時間兩方面來校正。研究結果表明,熱電偶熱響應越快,其接點體積越細小,接觸面越大。
因此,進行校正時,可以改變檢測端外形,使熱電偶接點體積精細化,還要與待測液的接觸面積增大,從而縮小熱電偶的熱響應滯后時間。此外,采用導熱性能強,熱響應快的材質作熱電偶傳感器,將動態響應誤差降至安全標準內,才能將熱電偶的最佳性能發揮出來。
4、測量系統漏電問題的修正
熱電偶測溫系統有電流變,絕緣層容易老化,必須定期維護、檢查和保養,才能避免漏電誤差。此外,還可增大熱電偶直徑,加厚保護層等方法來避免誤差超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