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熒光光度計應用于近海領域新標準
作為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子熒光光度計也叫做原子熒光光譜儀,因為其檢出限低、靈敏度高等優勢已經廣泛應用在環境監測領域。例如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3條與原子熒光光度計有關的近海領域環境監測標準,涉及砷、汞、硒等元素。與砷、汞不同,硒元素是14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一定范圍內于人體有益,但超出這個范圍則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所以近海領域水質中的硒含量的檢測需要更嚴格。今天,金索坤小編和您分享應用原子熒光光度計檢測近海領域硒含量
依照新標準《HJ 442.3-2020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三部分 近岸海域水質監測》監測近岸海域水質中硒含量的原理為:經加入硫脲后樣品中的硒還原成四價。在原子熒光光度計的氫化反應裝置中,四價硒在酸性介質中與KBH?4溶液反應生成硒化氫氣體,由氬氣直接導入原子化器中,進行原子化。基態原子在硒燈的激發,產生原子熒光,通過檢測原子熒光的強度,利用原子熒光強度與溶液中的硒含量的線性關系,計算樣品溶液中相應硒的含量。
應用原子熒光光度計檢測硒含量的步驟可以簡述為:取適量樣品溶液、鹽酸、硫脲溶液,在燒杯中混勻放置20分鐘。按照所使用的原子熒光光度計推薦測試條件輸入相關參數。預熱,待儀器穩定后,先測定標準系列溶液,后測定樣品。通過以上操作就可以檢測出樣品中硒含量。在檢測中需要注意在應用原子熒光光度計檢測近岸海域水質中的硒時,所用到的所有玻璃器皿都需要在硝酸浸泡后才可以使用,對于新器皿需要做相應的空白檢查。
這就是依照HJ 442.3-2020標準使用原子熒光光度計檢測近海水質中硒含量的原理、操作以及注意事項的主要內容。近海領域資源豐富,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因此近海領域環境監測是十分必要的。此次新標準的發布表明原子熒光光度計在近海領域環境監測中的重要作用。作為原子熒光行業的北京金索坤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會不斷地推陳出新,用更加優質高效的原子熒光產品助力我國近海水質監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