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產品安全問題引關注,檢測監管刻不容緩
近日,有消息稱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收購過期的蜂蜜。消息一出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12月17日,同仁堂回應稱其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在委托生產商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過程中現場監管不到位,存在對清理出的蜂蜜未明確標識問題。雖然,具體情況是標識不明還是過期之事確實存在不確定性,但蜂產品的安全問題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焦點。
過期的蜂產品會因會造成營養價值降低,味道變酸變質對食用者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同樣如果蜂蜜在生產、加工、運輸過程中因為一些不當的操作也有可能使蜂產品混入一些對人體不利的物質。這些物質中重金屬對人體危害非常大。所以,蜂產品的檢測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為了保證蜂產品在檢測更加規范,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檢測標準。對于危害較大的重金屬砷、汞元素的檢測可以依照《NY/T 2822-2015 蜂產品中砷和汞的形態分析原子熒光法》。形態分析是近幾年檢測中很熱門的項目。去年315晚會關于螃蟹西紅柿中砷含量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就科普了關于形態相關的知識。以砷元素為例,即使待測樣品中砷的總量超標也不意味著一定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因為砷在樣品中的存在形式決定了其毒性的大小。以無機砷形態存在的毒性較大,而以有機砷形態存在的對人體不會產生太大影響。所以除了總量測試,形態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標準中提到的液相色譜原子熒光聯用儀就是有效檢測砷、汞形態的分析儀器。
《NY/T 2822-2015》中介紹的應用液相色譜原子熒光聯用儀對蜂產品中砷、汞進行形態分析的原理是:樣品中不同形態的砷或汞經過提取、凈化,用液相色譜柱分離后,不同形態的砷經過氫化物反應用原子熒光光譜儀檢測;不同形態的汞與氧化劑混合經紫外燈照射在線消解后,形成離子態的汞,再與還原劑作用生成原子態汞,用原子熒光光譜儀檢測。通過保留時間和峰面積與標準溶液進行比較,外標法定量。
其中元素形態提取及凈化的過程對于后續測試影響至關重要,以砷元素為例,其提取的過程為:
1. 蜂花粉和蜂王漿凍干粉稱取0.2g~1.0g(到0.1mg),蜂王漿和蜂蜜稱取2.0g~5.0g(到0.1 mg) ,置于10 mL具塞玻璃比色管中,加人10 mL 1%硝酸溶液,于90°C烘箱中熱浸提2 h,每0.5h振搖1min,浸提完畢,取出冷卻至室溫,補加硝酸溶液轉人塑料離心管中,離心15min,取上層清液,經0.45um濾膜過濾,得到提取液,待測,顏色較深的提取液應經過凈化處理后再進行測定。
2.凈化過程為
先將Ci8小柱(規格1.0mL)進行活化:用注射針筒抽取10mL的甲醇通過濾膜和小柱,通過的時候保持其流速(每秒2滴),再用10mL的水通過濾膜和小柱,通過的時候保持其流速(每秒2滴),后用10 mL左右的甲醇通過濾膜和小柱,通過時保持其流速(每秒2滴)。
顏色較深的提取液應經過凈化處理后再進行測定,吸取5mL提取液通過濾膜和C8小柱(規格1.0mL),棄去前3mL,收集流出液,用于測定。每凈化完-一個樣品后依次以10mL甲醇、15mL水沖洗,可用于對下一個樣品提取液的凈化。做完提取及凈化工作后即可應用液相色譜原子熒光聯用儀進行元素形態分析了。
除了提取及凈化過程,液相色譜原子熒光聯用儀在檢測時對接的效果如何也直接影響測試的準確性。所以聯用設備的對接裝置是形態分析儀研發的一個關鍵環節。氫化物發生法原子熒光光譜儀傳統進樣方式為樣品、載流交替進樣,在與液相色譜對接時需要轉化進樣方式與之有效對接,或者采用兩套進樣反應系統。這樣不但影響聯用設備的穩定性,同時也會增加耗材。所以金索坤新一代液相色譜原子熒光聯用儀原子熒光主機采用的是具有發明技術的連續流動進樣技術,樣品1-樣品2連續進入反應系統,中間不通過載流。這種進樣方式可以使原子熒光主機與任何型號的液相色譜無縫對接,提高聯用設備的測試穩定性。
有了液相色譜原子熒光光譜儀等這些有效的檢測設備再依照相關標準可以更、更準確、更規范的檢測相關樣品。為食品安全筑起一道安全屏障,也會減少發生類似同仁堂蜂產品安全問題。北京金索坤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作為中國氫化法原子熒光技術的發源地,會一如既往的專注研發與創新,推出更多、便捷、可靠的分析儀器助力中國食品安全。
金索坤SK-博析-LC液相色譜原子熒光聯用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