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霧”還是“為人民服務”
十年前,國人對于“霧霾”一詞甚是陌生,分不清什么是“霧”,什么是“霾”。那時的北方雖然沙塵暴肆虐,空氣渾濁,卻不至于讓人在大白天里迷失方向。2005年,國內媒體開始著手于對“霧霾”這一字眼的報道,但也于專家報告中,并未引起重視。或許還是2008年,外國運動員戴著口罩來北京參加奧運會,才將這一層窗戶紙捅破了。當時新聞鋪天蓋地的是對外國運動員的譴責,他們戴口罩的舉動被視為對中國的侮辱,zui后這群“居心叵測”的運動員們向北京奧組委遞交了道歉信。北京環保局稱:“我想大家沒有必要考慮戴口罩的問題,如果一定要戴,頂多只是給行李箱增加分量而已。”
2016年,在北方地區全面籠罩于霧霾之下時,是不是猶如夢中驚醒。十年的后知后覺難道不值得決策者和全體國民的反思嗎?或許今天,世界上zui遙遠的距離不再是生與死,而是面對面站在一起,卻看不見彼此。過去十年,“為人民服務”變成“為人民服霧”,國人戴上了曾經嗤之以鼻的口罩,穿上了防霾衣,卻仍不敵日復一日的空氣污染侵襲。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