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昆山海達精密儀器有限公司>>技術文章>>紙制品性能測試數據不準的背后
紙品類定量或強度測試數據不準是最常見的問題,由此引起客戶反饋儀器精度差、測試不準確等等。它除了機臺本身的精度設計決定外最大可能是由濕滯效應帶來的問題。那什么是濕滯效應呢?
濕滯效應:紙張在一定的相對濕度條件下由低水分吸濕而達到平衡時的水分含量比同樣相對濕度下由高水份脫濕而達到平衡時的水分含量低。參考TAPPI T402標準,明確濕滯效應的影響:對測試性能帶來5%-25%影響。通過下圖濕度與含水率的曲線圖可以明顯看出如:1%的濕滯效應對于6%含水率,通過對比實驗驗證發現由此引起16%測試結果影響。根據GB/T10739規定標準大氣測定方法在23℃,50%RH的實驗條件下,突然改變1℃會帶來3%RH變化。
那如何解決濕滯的問題呢?就需要進行溫濕處理——使試樣在規定的溫度相對的大氣之間達到水份含量平衡的過程。溫濕處理時間:良好循環條件一般4小時,定量較高5-8小時,高定量或特殊材料48小時。判定的依據是前后兩次稱量達到1小時以上,試樣稱重之差不大于試樣質量的0.25%就認為達到平衡。
對于測量中的誤差則需要重復性和再現性實驗分析,找出主要因素才能服務好客戶解釋對應的問題。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