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高等教育在學規模環比增長2.32% 教育產業持續推動國家科創建設
2024年03月13日 16:49:27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6503

近日,教育部公開了2023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其中有幾項數據值得我們關注。首先是整體規模的環比增長。2023年我國各形式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了4763.19萬人較2022年增加了108.11萬人,增長率2.32%。在此基礎上,全國普通、職業本??普猩藬翟鲩L2.73%,來到了1042.22萬人;研究生增長了4.76%,來到了130.17萬人。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近日,教育部公開了2023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其中有幾項數據值得我們關注。首先是整體規模的環比增長。2023年我國各形式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了4763.19萬人較2022年增加了108.11萬人,增長率2.32%。在此基礎上,全國普通、職業本??普猩藬翟鲩L2.73%,來到了1042.22萬人;研究生增長了4.76%,來到了130.17萬人。
招生人數的增加自然而然的帶動了教育產業的發展,2023年全年新增高校61所,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有高等學校3074所;新增高等教育專任教師9.71萬人。而這些數據的產生,同樣側面反映了我國教育投入的增長。此外,在相關的文件中還提到了一項關鍵數據——2023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60.2%,較前一年提高0.6個百分點,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
教育產業的發展同樣對細化領域增長提供了支撐,尤其是推動了我國在科創產業的建設。在學規模意味著高校人才培養加速,高校人才聚集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高??蒲邪l展,尤其是研究生4.76%的增長率是能夠積極帶動校園科研成果推進的。
此外,高校也在積極響應科創板的推進。除了高等教育在學規模增長外,高??蒲许椖恳渤尸F增長趨勢,大部分高等學校都在開展產學研融合互助的現代發展趨勢,利用高校人才優勢促進成果推進與成果轉化。就像此前杭州師范大學副校長說的那樣,“不斷推動教學科研和創新服務雙融雙促,帶領廣大教師把論文寫在服務科技發展的實踐中,把科研做在有用處”。
另外,不少地區也在推進青少年科研素養的培養,甚至由此切入展開了新一輪的人才培養計劃。以中學生英才計劃為例。自2013年起,中國科協、教育部共同開展中學生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計劃,也就是中學生英才計劃,鼓勵高中生走進大學,讓品學兼優、學有余力中學生能夠提前接觸科研,體會其中的樂趣,培養創新能力。甚至不少學生還在這個過程中成功收獲了實質性成果,譜寫下絢爛篇章。
中學生英才計劃的推進也是將教育與分數切割,將教育的中心重現調整為興趣應到,用科研引導創新人才培養,用青少年人才推動創新活力,為青少年提供更為廣闊的成長發展空間同時,讓教育產業和科技創新產業聯系的更加緊密。
整體來說,目前我國的教育產業積極發展的同時,依舊在貫徹“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的基本發展方針。高等教育在學規模的增加也慢慢反饋到了科研發展以及社會人才輸出上。未來如何穩固發展,全面提升人才利用率,或許一個需要關注的方向。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科技日報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期,各大儀器儀表行業上市公司已披露2025年一季度報告?;x器網特整理了70家企業的一季報財務數據,從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帶大家了...2025-05-13 17:22:29
-
數字時代的動力心臟”支撐著“數字居民”的互聯網日常,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建設熱潮。2025-05-13 15:44:46
-
復旦大學高溫紅外輻射測試設備的預算金額為320萬元,項目編號為HW2025042205(3109-254Z20253009)。2025-05-13 15:31:26
-
英國萊斯特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利用聲波技術高效分離材料的新方法或將成為解決該問題的關鍵。2025-05-13 11:12:32
-
吉林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與企業密切合作,推動產學研融合,創造出眾多中國第一。截至2024年12月上旬,吉林省已成功轉化省內科技成果...2025-05-13 11:07:40
-
安徽農業大學茶樹種質創新與資源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團隊發現,茶特殊的鮮味與香味來自于其中的茶氨酸,這是一種類似味精的物質,其主要作用...2025-05-12 16:06:47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