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高精度土壤顏色地圖出爐 全國土地“膚色”一覽無遺
2020年09月18日 17:25:12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6365

今年九月,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張甘霖團隊繪制生成了我國第一幅高精度土壤顏色地圖——全國土壤顏色三維分布圖。據了解,此次發布的土壤顏色地圖,從十年間采取的土壤剖面數據中選取了大約4600個土壤剖面,進行數字化制圖。
【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我國現當代文學家、詩人艾青在《我愛這土地》一詩中曾寫道“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短短兩句詩,道出了作者對祖國真摯的熱愛。詩句中的“土地”一詞已經不僅僅代表著養育莊稼作物的普通耕地,更象征著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領土。由此,土地被賦予了超脫其本身含義的別樣韻味,成為了區域劃分的重要標志。
正如我國俗語有云:“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即什么樣的土地孕育滋養著什么樣的生靈物種。從科學角度來看,即意味著一個地區的土地肥力狀況、土壤成分含量等深刻影響著該地區的植被、作物生長情況,從而決定著區域的飲食文化及發展規劃。我國幅員遼闊,山河眾多,自南向北、自西向東土地狀況各有不同,土壤景觀復雜多變,由此,我國生物多樣性也頗為豐富。然而,如何全面掌握我國各地區的土地狀況,獲得覆蓋全國的土壤樣本詳實資料,以便更好地管理空間土地成為了土壤研究者們亟待攻克的難題。
2009年,科技部啟動了“我國土系調查與《中國土系志》編制”項目,該項基礎性專項工作自啟動以來的十余年間,土壤研究者們共走訪了我國31個省市區,總計調查了近6000個典型土壤剖面,建立了4420個土系,并終建立了全面詳實的土系數據庫,為我國后續的數字化土壤建設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此背景下,今年九月,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張甘霖團隊繪制生成了我國第一幅高精度土壤顏色地圖——全國土壤顏色三維分布圖。據了解,此次發布的土壤顏色地圖,從十年間采取的土壤剖面數據中選取了大約4600個土壤剖面,進行數字化制圖。
眾所周知,土壤是覆蓋于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由巖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動植物、微生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土壤生物(固相物質)以及水分(液相物質)、空氣(氣相物質)、氧化的腐殖質等組成。由此,研究人員將土壤屬性與氣候、地形、植被生長狀況等環境參數相結合,進行土壤顏色的預測分析,并終發現,土壤中的腐殖質及礦物質的含量決定了土壤的顏色。
例如,我們所熟知的江南地區土地富含四配位和六配位的金屬化合物,因此該地區多為紅壤;我國東北平原地區土壤腐殖質含量高,其土壤則呈現出黑色;我國四川盆地地區土壤多含有富含鈣質(碳酸鈣)和磷、鉀等營養元素,因此該地區土壤多為紫色;我國西北部荒漠、隔壁地區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游離碳酸鹽或鹽分含量高,因此該地區的土壤顏色以白色和灰色為主。
那么,研究人員又是如何全面了解土壤當中的成分含量的呢?相關研究員表示,工作人員將采集到的土壤剖面樣本帶回實驗室后,要全面分析土壤的有機質、PH值、陽離子交換量、碳酸鈣、氮磷鉀含量等基本的土壤屬性。針對土壤的這些屬性,研究人員一般采用土壤測定儀、土壤酸度計、土壤PH計、土壤肥料養分速測儀、土壤性狀測定儀等眾多專業的土壤檢測設備。此外,在采樣過程當中,土壤采樣器也需派上用場。
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甘霖研究員表示,此幅高精度土壤顏色地圖為我國的土壤肥力質量評價與空間管理提供了重要參照。同時,該顏色地圖還能夠為法庭土壤物證溯源提供相關線索,調查人員可以根據被調查對象攜帶的土壤狀況判斷其行蹤,從而為法庭追蹤調查提供科學線索。
資料來源參考:科技日報、百度百科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新鄉俊杰、河南中雪等眾多企業也相繼推出同類產品,甚至有企業將老面小籠包引入燒烤市場,拓寬應用場景。2025-05-12 14:36:10
-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智能設備將更加智能、靈活,能夠更好地模擬人類的烹飪技巧與服務方式,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2025-05-09 15:38:50
-
食品機械企業若想避免違反廣告法,需要從多個方面著手。2025-05-08 15:05:03
-
近年來,我國生鮮乳產量穩步增長。“新鮮、營養、安全”成為選購生鮮乳的關鍵詞。不僅追求產品的新鮮度,更注重其營養成分的保留和安全性,...2025-05-07 13:58:40
-
一個曾經“鮮不過一夜”的果品,正借助食品機械延展出多條產業支線,獲得更長久、更廣闊的市場生命。2025-05-06 14:35:03
-
小櫻桃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鮮食與加工兩條路徑的選擇,如何走好這兩條路,成為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2025-04-30 16:03:15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