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基因測序技術為農業獻力 海稻86耐鹽基因被鎖定
2020年04月27日 17:03:19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9099

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直以來,糧食都是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尤其是人口大國的中國,確保糧食安全極為重要。十八大以來,我國領導人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的大事,多次強調,在糧食安全問題上,要有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保證我國有穩定的糧食產量,儲備充裕的糧食庫存,進而穩定市場秩序。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直以來,糧食都是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尤其是人口大國的中國,確保糧食安全極為重要。十八大以來,我國政府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的大事,多次強調,在糧食安全問題上,要有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保證我國有穩定的糧食產量,儲備充裕的糧食庫存,進而穩定市場秩序。
說起糧食安全問題,為我國的糧食產量無私奉獻的袁隆平先生,相信每個人都有所耳聞。1960年,他意外發現了一株特殊性狀的水稻,開始了水稻雜交嘗試。后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更新,我國的水稻產量翻倍增長,人們不再被溫飽問題困擾。
據悉,由于水稻在幼苗、生殖和2—3葉期,十分容易受到鹽分脅迫的影響,而且鹽度的高低,會在滲透脅迫、離子毒性和氧化脅迫3個階段影響水稻生長。所以,目前水稻的生長環境均為淡水環境,在含鹽量高的海水環境中無法生長。不過,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海稻86”,這是一種可以生長在海水環境中的稻類。
海稻是農業科學家陳日勝在1986年發現的。當時,他收下種子進行仔細繁育,將海稻種子延續至今。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海稻耐鹽、耐淹能力強,是一種特異的水稻品種,其中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并建議國家對海稻資源進行保護,并支持開展這方面的系統研究。
近日,據科學日報了解到,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熱帶稻種保護與遺傳改良研究組,成功鎖定到“海稻86”的耐鹽相關基因。該小組發現,在鹽土的環境條件下,“海稻86”品種的幼苗期就表現出了比淡水稻品種更高的耐鹽性,經過遺傳分析,顯示為對鹽敏感的顯性結果。
實驗過程中,該小組采用了基因測序相關技術進行研究。他們利用“海稻86”與云南粳型水稻的樣本,進行了分離群體的分組分析法測序分析。為了進一步縮小范圍,研究人員還使用到了分子標記法,對其進行數量性狀基因座定位,獲得了一個對表型貢獻率超過60%的主效數量性狀基因座,并將其命名為qST1.1。
接著,研究組在這個發現上進一步深入研究,通過表型證實qST1.1確實與“海稻86”的耐鹽性相關聯,而且具有較高的產量和品質。這一新的研究成果,對水稻的耐鹽機理進行了解析,對我國新的耐鹽水稻品種的培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相信不少讀者會疑問,為什么改善水稻的耐鹽性這么重要,我們國家的糧食產量不是已經夠了嗎?事實上,在范圍內,至少有6%的土地受到鹽分的影響,而濃度為50毫摩爾/升的鹽水,會使眾多水稻品種的產量減半(數據來源科技日報)。因此,提升水稻的耐鹽性,可使水稻在鹽堿土地上也正常產出,還提高了鹽堿土地的利用率。這對保障糧食安全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眼下,生物科技繁榮發展,基因測序技術不僅在醫學健康方面提供著科研力量,還為生命起源探究貢獻良多,現在,運用到農業中,為我國糧食安全問題也提供了巨大幫助。可見,基因測序行業的未來發展勢不可擋,希望相關企業能夠緊跟市場需求,開發出更佳的測序產品,為社會進步提供技術資源。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百度百科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復旦大學計劃采購雙光子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數字PCR系統、超高真空樣品準備系統等儀器設備,預算4775萬元。2025-05-12 14:53:57
-
據化工儀器網不完全統計,4月中國政府采購網上可統計到的PCR儀中標119臺,中標總金額2413.14萬元。2025-05-12 13:30:39
-
近日,賽納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與寧波海爾施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整合基因測序技術資源與區域市場優勢,...2025-05-08 13:43:08
-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檢測方法 熒光PCR法》團體標準公開征求意見
檢測食源性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預防與控制的關鍵環節,本團體標準結合國產小型化的熒光PCR儀器,實現對目標菌的快速檢測。。2025-05-06 14:48:56 -
安徽農業大學計劃采購原位電化學紅外光譜儀系統、超高效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聯用儀等儀器設備,預算超7200萬元。2025-04-30 14:21:11
-
據化工儀器網不完全統計,2025年3月PCR儀中標89臺,中標總金額2503.92萬元,中標數量同比增長295.2%,中標金額同比...2025-04-30 11:04:37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