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風云衛星完成定標試驗 氣象觀測儀器知多少
2020年03月24日 09:54:11
來源:儀器網 點擊量:3791

據了解,風云三號E星搭載了微波溫度計、微波濕度計、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紅外高光譜大氣探測儀、電離層光度計、太陽輻射監測儀、GPS掩星探測儀以及雙頻微波主動散射雷達等多種儀器系統。
【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作為大氣科學的一個分支,氣象觀測表面上聽起來好像并沒有什么內容,但其實是一門涉及內容非常廣泛的學科。氣象觀測內容包括大氣氣體成分濃度、氣溶膠、溫濕度、壓力、風云、降水等,通過各種科學技術手段,觀測地面、高空、局部甚至是的大氣狀態及其分布和變化規律。
近年來隨著航空航天、分析測量等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氣象觀測的事業也在蒸蒸日上。據相關報道,我國計劃發射的風云三號E星近日已經順利完成定標試驗。如同刻度尺和秤等工具都有計量標準一樣,衛星觀測也需要一個精確的數據標準。定標試驗就是給輻射計提供不同標準的亮溫度信號,輻射計接收標準亮溫信號后,得到電壓信號,從而建立輻射計電壓與標準亮溫度之間信號的對應關系。完成定標后,再通過反演算法,得到相應的溫度、濕度、成像等信息,實現這些在軌測量數據的定量化應用。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就已經開始發展自己的氣象衛星。截至2018年6月已成功發射了共計17顆氣象衛星,實現了極軌衛星與靜止衛星正式運行,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后第三個同時擁有極軌氣象衛星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國家。
目前,我國第二代極軌衛星風云三號已完成升級,并形成了上下午星雙星組網的觀測能力,但是風云三號衛星依舊無法滿足全天候、大范圍的氣象觀測要求。因此發展晨昏軌道衛星,將完善和豐富我國現有的現代氣象業務觀測體系,可提供微光、紅外和微波的綜合觀測信息,在凌晨時刻臺風、暴雨和強對流等的衛星監測中發揮積極作用。
據了解,風云三號E星搭載了微波溫度計、微波濕度計、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紅外高光譜大氣探測儀、電離層光度計、太陽輻射監測儀、GPS掩星探測儀以及雙頻微波主動散射雷達等多種儀器系統。微波溫度計、微波濕度計可探測大氣以及地表的溫濕度,為預報氣溫變化提供重要數據,幫助提高降雨、降水預報的準確性。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能夠探測來自地球大氣系統的電磁輻射,通過光譜信息成像,可實現地球表面植被、生態、等地表覆蓋的遙感監測。
紅外高光譜大氣垂直探測儀采用傅里葉干涉探測技術,光譜覆蓋1370個通道,具有高分辨率紅外垂直探測功能,可以實現地氣系統的高光譜分辨率紅外觀測,其探測數據的意義更是不言而喻。而電離層光度計、太陽輻射監測儀、GPS掩星探測儀等,也都為氣象衛星的觀測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持。
在古代,氣象觀測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農業生產,但如今,它的作用已不僅僅局限于此。經過這么的多年發展,氣象觀測儀器的種類已有成千上萬種之多,而且其應用范圍擴展到了天氣預報、生態環境監測、污染治理、地質災害檢測、農林牧漁等各個方面,技術手段也在不斷更新。相信未來在遙感技術等的推動下,我國的氣象觀測系統會更加完善和精確。
編輯點評:氣象觀測是氣象工作和大氣科學發展的基礎。依據氣象觀測編發的氣象情報,除了為天氣預報提供日常資料外,通過長期積累和統計,加工成氣候資料后,還能為農業、林業、工業、交通、軍事、水文、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等部門進行規劃、設計和研究。不僅如此,隨著觀測技術的不斷增強,已經能為減輕或避免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提供有力條件。
上一篇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揚州市中醫院發布招標公告,計劃對“揚州市中醫院中心實驗室設備采購項目”公開招標,預算640萬。2025-05-14 13:23:11
-
近日,云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就“云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2025年基礎性綜合性診療能力設備采購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2025-05-13 09:16:08
-
近日,重慶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就“2025年環境科研能力建設”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2509.8萬元。2025-05-09 09:52:18
-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所西部作物基因編輯與生物育種平臺儀器設備購置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2025-05-09 09:12:18
-
據化工儀器網不完全統計,4月中國政府采購網可統計到的光譜儀中標數量為175套,中標金額為5513.46萬元,平均單價為31.51萬...2025-05-08 15:32:13
-
近日,青海大學就“青海大學生態學一流學科(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物極端環境適應機制方向)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253萬元。2025-05-08 09:44:39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